|
雜曲歌辭·楊柳枝 / 作者:齊己 |
鳳樓高映綠陰陰,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
館娃宮畔響廊前,依托吳王養翠煙。
劍去國亡臺榭毀,卻隨紅樹噪秋蟬。
濃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
多謝將軍繞營種,翠中閑卓戰旗紅。
高僧愛惜遮江寺,游子傷殘露野橋。
爭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紅杏對搖搖。
|
|
雜曲歌辭·楊柳枝解釋: 《雜曲歌辭·楊柳枝》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楊柳枝婀娜多姿的形象,并通過對這一形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之痛的感悟和思緒。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鳳樓高映綠陰陰,
凝碧多含雨露深。
莫謂一枝柔軟力,
幾曾牽破別離心。
館娃宮畔響廊前,
依托吳王養翠煙。
劍去國亡臺榭毀,
卻隨紅樹噪秋蟬。
濃低似中陶潛酒,
軟極如傷宋玉風。
多謝將軍繞營種,
翠中閑卓戰旗紅。
高僧愛惜遮江寺,
游子傷殘露野橋。
爭似著行垂上苑,
碧桃紅杏對搖搖。
詩意和賞析:
《楊柳枝》通過對楊柳的描繪,把楊柳比作情感細膩的女子,表達了詩人對離別之痛的體驗與思緒。詩中的“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表達了細膩如楊柳之性情,不容忽視。詩人通過將楊柳與吳王養翠的景色相連,更加強化了離別之情的表達。
詩人借楊柳之婉約柔美,以及紅樹聲聲秋鳴,寄托了他對于家國之痛的思索。他描述劍去國亡、臺榭毀壞的景象,暗喻著戰亂帶來的破敗與痛苦。詩人用陶潛酒和宋玉風作比,表達了自己的傷感和無奈。
最后幾句中,將軍繞營種內涵深邃,表達了對于將領英勇事跡的贊美,以及在殘酷戰爭中能夠保持純潔心靈的景仰。詩人通過將高僧愛惜遮江寺與游子傷殘露野橋相對照,表達了對上層社會對于宗教和信仰的極力保護,以及普通人民在戰亂中所遭受的傷害和痛楚。
整首詩通過對楊柳的描繪和對離別之痛的思考,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于社會變遷的觸動,以及對于人性、時代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