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渚宮自勉二首 / 作者:齊己 |
晨午殊豐足,伊何撓肺腸。
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將。
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
畢竟擬何求,隨緣去住休。
天涯游勝境,海上宿仙洲。
夢好尋無跡,詩成旋不留。
從他笑輕事,獨自憶莊周。
|
|
渚宮自勉二首解釋: 渚宮自勉二首
晨午殊豐足,伊何撓肺腸。
形容侵老病,山水憶韜藏。
必謝金臺去,還攜鐵錫將。
東林露壇畔,舊對白蓮房。
畢竟擬何求,隨緣去住休。
天涯游勝境,海上宿仙洲。
夢好尋無跡,詩成旋不留。
從他笑輕事,獨自憶莊周。
中文譯文:
《渚宮自勉二首》
早晨和中午迥異富足,我何以感到肺腑的痛苦。
形容感受到老態和病痛,回憶起山水和避世的經歷。
必將告別金臺,還將帶著鐵錫行。
在東林露壇旁,回首舊時對白蓮的涼亭。
終究是擬何所求,隨緣去住休。
在天涯游賞勝境,來海上宿于仙洲。
夢想中追尋無跡可尋,寫下詩篇卻無從留下。
聽他們嘲笑這些微小的事情,我獨自回憶莊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寫的二首詩,主題是詩人對于人生經歷和境遇的反思。詩人通過描繪早晨和中午的富有對比,表達了對衰老和病痛的體驗。他通過回憶山水和避世的生活來尋求慰藉。
詩中提到了金臺、鐵錫、東林露壇、白蓮房等景物,這些都是古代道教的符號和象征,詩人可能在表達對修行和超脫塵世的渴望。
詩的最后兩句是詩人對待人生和境遇的態度。他表示自己并沒有具體的追求,而是隨緣適應和平靜地生活。他將之比喻為旅行,希望能夠游歷天涯,宿于仙洲,尋找那無跡可尋的夢境。然而,盡管他寫下了詩篇,但他深知詩篇難以留存,可能只是瞬間的火花而已。
最后一句提到了莊子,這可能是詩人表達對于莊子思想的敬仰和共鳴。莊子強調順其自然,輕視名利,詩人也在這里表達了對于輕松看待世事的態度。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寄托了對于寧靜和自由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