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行軍太傅得《白氏東林集 / 作者:齊己 |
樂天歌詠有遺編,留在東林伴白蓮。
百尺典墳隨喪亂,一家風雅獨完全。
常聞荊渚通侯論,果遂吳都使者傳。
仰賀斯文歸朗鑒,永資聲政入薰弦。
|
|
賀行軍太傅得《白氏東林集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賀行軍太傅得《白氏東林集》
樂天歌詠有遺編,
留在東林伴白蓮。
百尺典墳隨喪亂,
一家風雅獨完全。
常聞荊渚通侯論,
果遂吳都使者傳。
仰賀斯文歸朗鑒,
永資聲政入薰弦。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齊己為賀行軍太傅得到《白氏東林集》而寫的賀詞。行軍太傅是指杜牧,而《白氏東林集》是杜牧的作品集,他將此作為致敬杜牧的機會。詩中表達了對杜牧的贊美和祝賀。
詩的第一句“樂天歌詠有遺編”意為樂天的歌詠與頌揚在這遺傳的編集中都有所體現。樂天指的是樂府,樂府是古代的一種歌曲形式,而齊己將之比喻為杜牧的詩歌,強調杜牧的才華與創作。
接下來的兩句“留在東林伴白蓮,百尺典墳隨喪亂”,表達了詩人對杜牧辭世的悼念之情。東林指的是白氏的家宅,白蓮指的是白氏的子孫后代。百尺典墳隨喪亂則是指杜牧墓地的陪葬品隨著他辭世而遭到搶劫,這是對杜牧逝世的惋惜和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一家風雅獨完全,常聞荊渚通侯論”,表達了杜牧一家人的風雅才情得以完整傳承,同時也指出他們在文化界的聲望。荊渚指的是世界名人集中之地,侯論指的是朝廷重臣對杜牧的評價。這兩句表達了杜牧一家在文化傳承和社會地位方面的光輝。
最后兩句“果遂吳都使者傳,仰賀斯文歸朗鑒,永資聲政入薰弦”,表示詩人對杜牧能夠成為吳都(即蘇州)使者的任命表示祝賀和欽佩。將杜牧的詩歌比喻為斯文和鑒賞,認為他的作品將永遠被人們傳頌,永留在人們的心中。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細膩的語言表達了對杜牧的敬佩和贊美,贊美了他的文學才華和家族的崇高品質。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杜牧逝世的感傷和遺憾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