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十五夜寄人 / 作者:齊己 |
高河瑟瑟轉金盤,噴露吹光逆憑欄。
四海魚龍精魄冷,五山鸞鶴骨毛寒。
今宵盡向圓時望,后夜誰當缺處看。
何事清光與蟾兔,卻教才小少留難。
|
|
中秋十五夜寄人解釋: 中秋十五夜寄人
高河瑟瑟轉金盤,
噴露吹光逆憑欄。
四海魚龍精魄冷,
五山鸞鶴骨毛寒。
今宵盡向圓時望,
后夜誰當缺處看。
何事清光與蟾兔,
卻教才小少留難。
中文譯文:中秋十五晚上寄念遠方的人
高懸天河像一個金盤,
噴灑露珠吹滅了憑欄。
四海的魚龍精神冷清,
五山的神仙也感到寒冷。
今晚盡情觀賞明月圓滿,
后半夜誰來注視它的缺陷。
為何清光和蟾兔不肯退隱,
只讓年少者稍稍煩惱困擾。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中秋節的夜晚景象,表達了詩人思念遠方親友和對中秋的喜愛之情。詩人借著描述天上的高高懸掛的"金盤",地上的"憑欄",以及周圍神仙生靈的冷清和寒冷來襯托中秋的特殊氛圍。詩人借著描繪圓月的美麗和明亮,表現了對圓月的期盼和贊美。然而,詩人也暗示了明月的缺陷,詢問后半夜誰能夠觀賞到月亮的缺陷之處。詩人也表達了對于清光和蟾兔少有停留的疑問,顯示出他對于中秋節的獨特理解和思考。
賞析:這首詩以極美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中秋節夜晚的景象。通過對高懸的"金盤"和憑欄的描繪,詩人創造了一種富有想象力的氛圍。詩人用"四海魚龍"和"五山鸞鶴"來形容整個世界的精華和仙人們的冷清寂寞,增強了中秋的莊嚴和神秘感。詩人對月亮的描繪更是精確而細膩,通過將圓月的美麗和光輝與暗中的缺陷相結合,贊美了圓月的完美和不完美,同時也提出了關于觀賞和思考的問題。整首詩言簡意賅,情感真摯,給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深遠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