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持《法華經 / 作者:齊己 |
眾人有口,不說是,即說非。
吾師有口何所為,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日日夜夜終復始。
乍吟乍諷何悠揚,風篁古松含秋霜。
但恐天龍夜叉乾闥眾,pg塞虛空耳皆聳。
我聞念經功德緣,舌根可算金剛堅。
他時劫火洞燃后,神光璨璨如紅蓮。
受持身心茍精潔,尚能使煩惱大海水枯竭。
魔王輪幢自摧折,何況更如理行如理說。
|
|
贈持《法華經解釋: 贈持《法華經》僧
眾人有口,不說是,即說非。
吾師有口何所為,
蓮經七軸六萬九千字,
日日夜夜終復始。
乍吟乍諷何悠揚,
風篁古松含秋霜。
但恐天龍夜叉乾闥眾,
邪教詭說都心生。
我聞念經功德緣,
舌根可算金剛堅。
他時劫火洞燃后,
神光璨璨如紅蓮。
受持身心茍精潔,
尚能使煩惱大海水枯竭。
魔王輪幢自摧折,
何況更如理行如理說。
詩詞的中文譯文:
贈送《法華經》給持經的僧人
眾人雖然有口,卻不說真理,只是批評指責。
我的師父有口該如何行事?
《法華經》有七軸,六萬九千字,
日日夜夜不斷重復。
時而吟詠,時而誦讀,如此悠揚動聽,
風篁和古松樹上都飄著秋霜。
但恐怕天龍夜叉以及其他心生邪教,
利用空虛虛無的空間傳播謬論,使人心生幻想。
我聽聞念經的功德因緣,
舌頭的根可算作金剛之堅。
等到未來的劫火燃起,
神光將如紅蓮般閃耀。
只要持守身心的純凈,
就能使得煩惱之海枯竭。
邪惡的魔王的旗幢自行折斷,
更何況像實踐般行為與言論如理如法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通過贈送《法華經》給持經的僧人,表達了對佛經的尊重和對持諦聽經的僧人的贊美。詩人首先點出了人們善于批評和指責,卻不愿意說真理的悲哀。然后詩人贊美了《法華經》的龐大和重要性,它不斷被吟詠和誦讀,如此悠揚動聽,讓人神往。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邪惡之物的擔憂,擔心它們會利用空虛的空間傳播謬論,以迷惑眾生。然后詩人贊嘆了念經的功德和舌頭堅固如金剛,預言了將來劫火燃起時,持經者會散發出如紅蓮般輝煌的神光。最后,詩人強調了持守身心純凈能夠消除煩惱,乃至邪惡魔王的勢力也將喪失,因為實踐的行為和言論將如理如法。整首詩通過持經表達了對真理的追求和對正信持守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邪惡之物的擔憂和對持守者的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