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草 / 作者:齊己 |
處處碧萋萋,平原帶日西。
堪隨游子路,遠入鷓鴣啼。
金谷園應沒,夫差國已迷。
欲尋蘭蕙徑,荒穢滿汀畦。
|
|
春草解釋: 《春草》是唐代詩人齊己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到處都是碧綠茂盛的春草,
平原被夕陽的余暉映照。
愿隨游子的腳步,
遠離喧囂,閑步到鷓鴣啼鳴的地方。
金谷園已經荒蕪,
夫差國已經迷失。
想要去找那蘭花和蕙草的小徑,
然而汀畦卻是荒涼而骯臟。
詩意:
《春草》描繪了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色。詩人通過描繪碧綠的春草、夕陽晚霞、鷓鴣啼鳴等畫面,營造出春天的寧靜、美麗和和諧。詩中還融入了思鄉的情感,詩人希望能隨游子的腳步遠離塵囂,尋找那些充滿芬芳的花徑,遺憾的是金谷園已經荒蕪,夫差國也已迷失。詩中融入了對人生變遷的感慨,彰顯了生命的短暫與無常。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色。詩人通過運用豐富的意象和景物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寧靜。詩的前兩句以“碧萋萋”“平原帶日西”形容春草的茂盛和夕陽的余暉,給人以愉悅、舒展的感覺。接下來的兩句以“堪隨游子路”“遠入鷓鴣啼”表達了詩人對自由、閑適生活的向往。詩的后兩句通過描繪金谷園荒蕪和夫差國迷失來暗示了人生的變遷和無常,與前面的描寫形成了對比。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使人在欣賞春天的美景之余也讓人對人生的變遷有所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