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蠹 / 作者:齊己 |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
蠹極木心,以豐爾腹。
偶或成之,胡為勖人。
人而不真,繇爾亂神。
蠹兮蠹兮,何全其生。
無托爾形,霜松雪檉。
|
|
蠹解釋: 《蠹》,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齊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它以蠹蟲為主題,揭示了人性的虛偽和迷失。
蠹不自蠹,而蠹于木。蠹極木心,以豐爾腹。
蠹蟲并不是自我蛀蟲,但它卻蛀蝕在木頭里。蠹蟲原本有純真的本性,從木頭中滋養(yǎng)自身。
偶或成之,胡為勖人。人而不真,繇爾亂神。
有時候它會成長,卻為什么要鼓勵人們效仿呢?人若不真實,就會對上天造成混亂。
蠹兮蠹兮,何全其生。無托爾形,霜松雪檉。
蠹啊蠹啊,何以維持生命。沒有實體的容身之所,只有冰霜、松樹和檉木。
這首詩借用了蠹蟲的形象,反映了人們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虛偽和迷失。蠹蟲蛀蝕木頭是它的本能,但它卻能從木頭中獲得滋養(yǎng),這暗示了人們常常在虛偽的外表下獲取利益。蠹蟲有時候會“勖人”,這里表明人們拿虛偽的行為作為榜樣,影響他人。然而,這樣的行為既不真實也違背了天意,最終會導(dǎo)致混亂。最后兩句“蠹兮蠹兮,何全其生。無托爾形,霜松雪檉”傳達出虛偽的人沒有真正的立身之所,只有世俗的冰霜、松樹和檉木,從而強調(diào)了那些虛偽行為無法獲得真正的價值和成就。
整首詩通過生動的象征意象抨擊了人們的虛偽行為,展現(xiàn)了作者對人性的深思和警示,提醒人們要堅守原則,避免迷失于虛偽的世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