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子行 / 作者:齊己 |
圣人不生,麟龍何瑞。
梧桐不高,鳳凰何止。
吾聞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時,進退求己。
榮必為天下榮,恥必為天下恥。
茍進不如此,退不如此,亦何必用虛偽之文章,取榮名而自美?
|
|
君子行解釋: 君子行
圣人不生,麟龍何瑞。
梧桐不高,鳳凰何止。
吾聞古之有君子,行藏以時,進退求己。
榮必為天下榮,恥必為天下恥。
茍進不如此,退不如此,
亦何必用虛偽之文章,取榮名而自美?
——齊己
中文譯文:
圣人若不出世,珍貴的麟鳳如何能出現。
高大的梧桐樹若沒有,鳳凰又何處停歇。
我聽聞古代有君子,他們待人處世都懂得時機,根據情況進退。
只有以身榮天下,有恥為天下所恥。
若只是一味進取,或者只是退縮,
又何必使用虛偽的言辭,以獲取榮譽和自詡呢?
詩意:
這首詩以君子行為主題,表達了君子品德與行為的重要性。詩中提到,圣人、麟龍、鳳凰等表現了珍貴和卓越,然而,君子并不一定存在于世間。詩人通過比喻表達了君子的高貴與稀少。詩人指出,君子行事謹慎,懂得時機,能根據情況靈活進退。君子的榮譽與羞恥是與天下共享的,而不是個人自負。作者強調了真誠與坦率的重要性,認為不應該追求虛假的文章,只為了追求名譽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賞析:
這首詩通過珍貴的象征物麟龍和鳳凰,以及高大的梧桐樹,突出了君子的稀缺和高尚品質。詩人認為,君子的品行應該源于內心,行事有時有度,進退合理。詩人表達了對虛假與虛偽的批判,并強調了真正的榮恥應該是與天下共享的。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君子品德的崇高追求和對虛偽行為的不屑。這首詩展現了唐代士人對君子行為的理念,是對高尚品德的頌揚和對虛偽行為的警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