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狐兔行 / 作者:元稹 |
種豆耘鋤,種禾溝甽。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鵠喂鷹,烹麟啖犬。
鷹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須,鷹犬相盡。
日暗天寒,禾稀豆損。
鷹犬就烹,狐兔俱哂。
|
|
田野狐兔行解釋: 《田野狐兔行》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田野中的種植和狩獵活動,通過生動的形象和對比,表達了人與自然、動物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和生存競爭。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種豆耘鋤,種禾溝甽。
禾苗豆甲,狐榾兔翦。
割鵠喂鷹,烹麟啖犬。
鷹怕兔毫,犬被狐引。
狐兔相須,鷹犬相盡。
日暗天寒,禾稀豆損。
鷹犬就烹,狐兔俱哂。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田野里的種植和狩獵活動,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生存競爭的局面。詩中的各種動物形象,如豆苗、狐貍、兔子、鷹和犬等,代表了不同的角色和利益關(guān)系。
首先,詩人描述了農(nóng)田里的種植活動,用詞簡練而生動。種植豆子和禾苗需要經(jīng)過耕耘、插秧等繁重的勞動,而豐收后的莊稼則成為動物們的食物來源。禾苗粗壯,豆子飽滿,狐貍和兔子則是害蟲,需要被割除,以保護莊稼的生長。
然后,詩人描述了狩獵場景,使用了割鵠喂鷹、烹麟啖犬的象征性表達。鷹怕兔子的細毛,而犬被狐貍引誘,這揭示了狩獵中的相互欺騙和求生存的競爭。狐貍和兔子相互依存,而鷹和狗則互相殘殺。這種相互制約和競爭的圖景,借以反襯出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
最后兩句“日暗天寒,禾稀豆損。鷹犬就烹,狐兔俱哂。”表達了農(nóng)田的季節(jié)性變化和自然界的無情律。當(dāng)日暮天寒,莊稼稀疏,豆子減少時,鷹和犬就會被人烹飪,而狐貍和兔子則嘲笑他們的命運。這里詩人通過描繪農(nóng)事和狩獵場景,以及動物的行為,深刻表達了生存競爭的殘酷和無情。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界中種植和狩獵活動的描繪,以及動物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和生存競爭的對比,表達了人與自然、動物之間的復(fù)雜關(guān)系和殘酷現(xiàn)實。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展示了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相互依存和競爭,同時也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關(guān)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