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蟲豸詩·巴蛇(三首) / 作者:元稹 |
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紅焰,盤身蹙白花。
噴人豎毛發,飲浪沸泥沙。
欲學叔敖瘞,其如多似麻。
越嶺南濱海,武都西隱戎。
雄黃假名石,鷣鳥遠難籠。
詎有隳腸計,應無破腦功。
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
漢帝斬蛇劍,晉時燒上天。
自茲繁巨蟒,往往壽千年。
白晝遮長道,青溪蒸毒煙。
戰龍蒼海外,平地血浮船。
|
|
蟲豸詩·巴蛇(三首)解釋: 《蟲豸詩·巴蛇(三首)》是唐代元稹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紅焰,盤身蹙白花。
噴人豎毛發,飲浪沸泥沙。
欲學叔敖瘞,其如多似麻。
越嶺南濱海,武都西隱戎。
雄黃假名石,鷣鳥遠難籠。
詎有隳腸計,應無破腦功。
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
漢帝斬蛇劍,晉時燒上天。
自茲繁巨蟒,往往壽千年。
白晝遮長道,青溪蒸毒煙。
戰龍蒼海外,平地血浮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名為巴蛇的毒蛇。雖然詩中沒有直接表達出作者的主觀情感,但通過對巴蛇的描寫,展現了其危險性和恐怖之處。
詩中提到巴蛇擁有千種毒,其中最危險的是鼻褰蛇,它的舌頭掉下時會翻紅如焰,身體盤繞時會顯露出白色的花紋。巴蛇噴出的毒液能使人的毛發豎立,喝下水浪都會沸騰成泥沙。詩中提到了叔敖(古代神話中的人物)曾經埋葬過巴蛇,但巴蛇的數量比麻多得多,無法完全消除。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巴山以南、濱海之地和西方的武都都有巴蛇出沒,它們的毒性如此之大,以至于無法用籠子困住鷣鳥(古代傳說中的神鳥)。詩中表達了一種無法抵擋的力量和難以控制的危險。
詩詞中還提到了一些歷史典故,如漢帝斬蛇劍和晉時燒上天。這些典故進一步強調了巴蛇的惡劣和危險,并暗示巴蛇的存在已經久遠,壽命長達千年。
整首詩詞以黑暗、毒霧和戰爭的景象作為背景,營造出一種緊張、恐怖的氛圍。通過對巴蛇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中可怕力量存在的認知和敬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