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樂天(時樂天攝尉,予為拾遺) / 作者:元稹 |
放鶴在深水,置魚在高枝。
升沉或異勢,同謂非所宜。
君為邑中吏,皎皎鸞鳳姿。
顧我何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蕓香侶,三載不暫離。
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
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
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
多君歲寒意,裁作秋興詩。
上言風塵苦,下言時節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
愿為云與雨,會合天之垂。
|
|
酬樂天(時樂天攝尉,予為拾遺)解釋: 中文譯文:
回答樂天(時樂天擔任攝尉,我是為拾遺):將放鶴在深水,將置魚在高枝。升沉或者有不同的形勢,同樣都是不適宜的。君為邑中的吏,容貌明亮如鸞鳳。你轉過頭來問我:我為什么站在白玉墀前侍候你。從前曾是蕓香的伴侶,三年不曾間斷過。到了現在忽然相失,早晚都在夢中思念。崔嵬驪山的頂上,宮樹遠遠參差。只能夠兩個人相望,卻不能夠長久地相依相隨。多少次凡事官家的束縛,怎能夠攜手期待。愿意化身為云和雨,聚在天的垂下。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元稹以酬謝好友時樂天而寫的。詩中表達了對友誼的思念與留戀之情。以“放鶴在深水,置魚在高枝”形容時樂天與自己的友情之間有著升沉變化,常常面臨不同的形勢。時樂天作為邑中的吏,容貌美麗,作者稱贊其像鸞鳳一樣。然而,友誼的升降是無法預料和控制的,他們曾經是蕓香的伴侶,但突然間失去了聯系,作者每天都在夢中思念時樂天。詩篇最后表達了作者對于友情的愿望,希望能夠與時樂天在天上相聚,以云與雨的形式繼續他們的友誼。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深深思念,展現了真摯、堅定的情感。作者通過比喻放鶴在深水、置魚在高枝來表達友情的升沉變化,形象生動地描述了友誼的不穩定性。詩中使用了“翻侍白玉墀”這一意象,更加突出了作者作為拾遺時樂天的奉迎忠誠的姿態。最后,作者以愿意化身為云與雨的形式,表達了對友誼長久持久的期盼。整首詩以簡短明了的語言,質樸的詩句,真實地表達出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