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隱客 / 作者:元稹 |
我年三十二,鬢有八九絲。
非無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貴富,肉食與妖姬。
而我俱不樂,貴富亦何為。
況逢多士朝,賢俊若布棋。
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參差。
謨猷密勿進,羽檄縱橫馳。
監察官甚小,發言無所裨。
小官仍不了,譴奪亦已隨。
時或不之棄,得不自棄之。
陶君喜不遇,顧我復何疑。
潛書周隱士,白云今有期。
|
|
寄隱客解釋: 《寄隱客》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今年三十二歲,鬢發已有八九根。
雖然沒有官職的等級,但身體卻早已衰老。
如今的人們追求富貴,享用美食和妖艷的姬妾。
而我卻無法快樂,那么追求富貴又有何意義呢?
何況在這個充滿了才士的朝代,賢良才士就像布棋一樣眾多。
班行的次序擺放,紅袍和紫袍參差不齊。
策略和計謀難以進言,軍令縱橫馳騁。
我只是個監察官,地位微小,發言無所裨益。
即使是小官也無法擺脫,被譴責和剝奪也已經隨之而來。
有時也不被棄置,得不自己棄置。
陶淵明也喜歡不被人所見,那為什么要猶豫顧慮呢?
我暗中給隱士寫信,希望今天能與你見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元稹內心的苦悶和對時代風氣的不滿。詩中,他以自己年過三十的中年之身,描述了自己鬢發已有白發,感嘆自己早衰的身體。他覺得今時今日的人都追求富貴、享受美食和紛繁的娛樂,而他卻覺得這些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對于追求富貴也感到迷惑。
接著,詩人描繪了這個才子輩出的朝代,形容賢良才士如同布棋一樣眾多,排列有序,紅袍和紫袍相間。然而,他卻發現即使有智謀和計謀,也難以進言,軍令縱橫馳騁。作為一個監察官,他的地位微小,發言無益,即使是小官也難以逃脫譴責和剝奪。
最后,詩人提到陶淵明喜歡隱居不被人所見,他自問為什么還要猶豫顧慮。他向隱士寫信,表達了希望與其見面的愿望。
這首詩詞反映了元稹對于時代風氣和自身處境的痛苦感受。他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表達了對于功名富貴的懷疑和對于時代價值觀的不滿。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對比和對比修辭手法,傳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迷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