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泉道中作 / 作者:元稹 |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
早農半華實,夕水含風涼。
遐想云外寺,峰巒渺相望。
松門接官路,泉脈連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煙壒凈,山虛鐘磬長。
念此清境遠,復憂塵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滯分寸光。
|
|
玉泉道中作解釋: 玉泉道中作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
早農半華實,夕水含風涼。
遐想云外寺,峰巒渺相望。
松門接官路,泉脈連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
谷深煙壑凈,山虛鐘磬長。
念此清境遠,復憂塵事妨。
行行即前路,勿滯分寸光。
中文譯文:
在玉泉道中作
楚地的鄉間風物漸漸遲,才到了孟冬才有霜。
早農作物已經半籽實,夕陽下的水面帶著清涼的風。
回想起遠離塵世的寺廟,山巒渺茫,云霧遙遙相望。
松門即是通往官道,泉水脈絡連結著僧房。
微露中氤氳的上弦月,夜晚初燃起的暗香。
深谷里煙氣和溪壑清晰無塵,山上鐘聲長長地回蕩。
懷念這清幽的境地遙遠,卻又擔心塵世事務的干擾。
前路繼續行進,不被分寸的光景所滯留。
詩意和賞析:
元稹的《玉泉道中作》描繪了一個冬天的景色,以及作者在這個景色中所引發的聯想和情感。
詩的前兩句“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舒展地描繪了冬季的到來,楚地的物候變化較晚,孟冬時才開始有霜,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個季節的過渡。
詩中還描寫了早農作物已經半籽實的景象,夕陽下的水面帶來清涼的風,給人以冬日的涼意。
接下來的幾句詩,作者通過描述山巒、寺廟、松門和泉水等景物,創造出一個幽靜的境地。山巒遠遠相望,松門是通往官道的門戶,泉脈連接著僧房。這些景物將讀者帶入一個極富禪意的場景,令人心生向往和思索。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微露中的上弦月和夜晚初燃的暗香,以及山上鐘聲的回蕩。這些細節再次強調了深山的寧靜和寂寥,以及作者在這景色中的沉思和憂慮。他在這清境遠離塵俗之際,仍然對塵世中的瑣事感到憂慮。
最后一句“前路繼續行進,不被分寸的光景所滯留”,表達了作者的決心,表示要繼續前行,不被瑣碎的事物所困擾。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通過獨特的景物描寫和細膩的情感表達,給人以想象和思考的空間。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于禪境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