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屋題(十月十四日夜) / 作者:元稹 |
朝從空屋里,騎馬入空臺。
盡日推閑事,還歸空屋來。
月明穿暗隙,燈燼落殘灰。
更想咸陽道,魂車昨夜回。
|
|
空屋題(十月十四日夜)解釋: 《空屋題(十月十四日夜)》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朝從空屋里,騎馬入空臺。
盡日推閑事,還歸空屋來。
月明穿暗隙,燈燼落殘灰。
更想咸陽道,魂車昨夜回。
詩意:
這首詩以空屋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在一個十月十四日的夜晚的心境。詩人早晨離開了空屋,騎馬到了一個空蕩的臺子上,整天忙碌于瑣事之中,最終又回到了空屋。夜晚,月光透過黑暗的縫隙照射進來,燈火已經燃盡,只剩下些許灰燼。在這樣的環境下,詩人更加思念咸陽的道路,他的魂車就在昨夜返回了。
賞析:
這首詩以空屋為象征,通過描繪空曠、荒涼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詩人在朝夕之間的忙碌中,感覺自己的生活像是在一個空屋里推閑事,毫無意義。詩中的空屋也可以被理解為詩人內心的空虛和迷茫。月明透過暗隙,燈火已盡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寂和凄涼。詩末提及的咸陽道和魂車,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思念和向往,可能是他對自己過去的輝煌和成功的回憶,或者是對逝去的親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元稹的這首詩以簡潔、凄美的語言,刻畫了一個荒涼的空屋和詩人寂寞的心境,通過詩人對咸陽道和魂車的回憶和思念,使整首詩增添了一層深沉的情感色彩。這首詩抓住了人們內心對于歸屬感和情感依托的渴望,通過對空虛與孤獨的描繪,引發讀者對于生命意義和人生軌跡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