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東川·駱口驛二首 / 作者:元稹 |
郵亭壁上數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
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墻下至行時。
二星徼外通蠻服,五夜燈前草御文。
我到東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
|
|
使東川·駱口驛二首解釋: 詩詞《使東川·駱口驛二首》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寂靜的駱口驛和自己在此的感受。
郵亭壁上數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
盡日無人共言語,不離墻下至行時。
二星徼外通蠻服,五夜燈前草御文。
我到東川恰相半,向南看月北看云。
中文譯文:
郵亭壁上有幾行字,崔李題名王白詩。
整日無人共談論,不離墻下直到行時。
兩顆星星傳遞蠻族信號,五夜燈前寫下御筆文。
我來到東川剛好一半,向南看月亮北看云。
這首詩以駱口驛為背景,以描述自然景色和身世感慨為主題,通過描寫駱口驛的寂靜和無人關注的境況,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人以郵亭壁上的字為引子,又借崔李的詩文來勾起讀者對過往的回憶,以此來表現境況的寂靜。詩中有鄉愁之情,也有對自然的賞析和感嘆,最后表達了一種對生活的掙扎與追求的態度。
此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心情抒發的相互交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獨立觀察和感嘆,以及對人情的黯然思索。同時,通過將自己與自然和歷史背景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生活和行路的思考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