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東川·江樓月 / 作者:元稹 |
嘉陵江岸驛樓中,江在樓前月在空。
月色滿床兼滿地,江聲如鼓復如風。
誠知遠近皆三五,但恐陰晴有異同。
萬一帝鄉還潔白,幾人潛傍杏園東。
|
|
使東川·江樓月解釋: 《使東川·江樓月》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嘉陵江岸的驛樓中,
樓前的江水,月亮懸空。
月色充滿了床和地,
江聲像鼓,又像風。
我真知道遠近都是三五,
只是擔心陰晴有差異。
萬一皇都還是潔白,
幾個人偷偷來到東邊的杏園。
詩意:
該詩描繪了作者在東川驛樓中俯瞰嘉陵江的情景。詩中的月亮高懸江面,倒映在江水中,使整個房間都充滿了月光。江水發出的聲音像打鼓,又像風聲。作者感嘆月亮的美麗,同時也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之情。雖然距離遠近不同,但作者擔心在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有所不同。然而,作者仍然希望皇都的夜空一片明凈,暗示自己與其他幾個人暗中前往東邊的杏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江樓中的月光和江水的聲音,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美的感受。詩人通過江樓和月亮的對比,突出了月亮的明亮和高懸之勢,形象地表現了江樓月景的宏偉和壯麗。詩中的"月色滿床兼滿地"和"江聲如鼓復如風"形象地描繪了月光的明亮和江水的聲音,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氛圍。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之情。"誠知遠近皆三五"表明作者明白遠近之間的差異,但又擔心在不同地方的天氣可能有所不同,暗示了作者對離別的憂慮。然而,作者仍然抱有希望,期待皇都的夜空一片明凈,同時暗示了自己與其他幾個人偷偷離開,前往東邊的杏園,可能是為了尋求一種隱秘和快樂的空間。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既有對美的贊美,又有對離別的憂慮和對未來的期許,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