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 / 作者:元稹 |
臘盡殘銷春又歸,逢新別故欲沾衣。
自驚身上添年紀,休系心中小是非。
富貴祝來何所遂,聰明鞭得轉無機。
羞看稚子先拈酒,悵望平生舊采薇。
去日漸加馀日少,賀人雖鬧故人稀。
椒花麗句閑重檢,艾發衰容惜寸輝。
苦思正旦酬白雪,閑觀風色動青旂。
千官仗下爐煙里,東海西頭意獨違。
|
|
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解釋: 《酬復言長慶四年元日郡齋感懷見寄》是唐代元稹寫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作者對歲月的流轉和對生活的感慨。
臘盡殘銷春又歸,逢新別故欲沾衣。
冬天逐漸結束,春天又回來了,與新的時光告別了舊的時光,如同衣服沾上了春天的氣息。
自驚身上添年紀,休系心中小是非。
作者感到自己的年歲漸長,不再糾纏于瑣事和是非之中。
富貴祝來何所遂,聰明鞭得轉無機。
無論財富和祝福如何到來,聰明才智也不能轉變命運,沒有機會。
羞看稚子先拈酒,悵望平生舊采薇。
羞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先舉起酒杯,懷念自己年輕時采摘薇草的時光。
去日漸加馀日少,賀人雖鬧故人稀。
過往的日子漸漸流失,剩下的日子越來越少,雖然有人慶祝,但是年少時的朋友卻漸漸稀少。
椒花麗句閑重檢,艾發衰容惜寸輝。
重新審查句子的華麗用詞,雖然時光已逝,但仍然希望保存一點點光芒。
苦思正旦酬白雪,閑觀風色動青旂。
思考著如何回報初春的白雪,閑暇之余觀賞風和旗幟的舞動。
千官仗下爐煙里,東海西頭意獨違。
在爐煙中,千百位官員的職權下,東海和西頭的意圖卻相背離。
這首詩通過對時間流轉和生活感慨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逝去歲月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使用了冬春之變、椒花、艾發、白雪等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示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許。同時,詩中也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命運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