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馀杭周從事以十章見寄詞調清婉難于遍酬聊和…答來貺 / 作者:元稹 |
擾擾紛紛旦暮間,經營閑事不曾閑。
多緣老病推辭酒,少有功夫久羨山。
清夜笙歌喧四郭,黃昏鐘漏下重關。
何由得似周從事,醉入人家醒始還。
|
|
馀杭周從事以十章見寄詞調清婉難于遍酬聊和…答來貺解釋: 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元稹創作的《馀杭周從事以十章見寄詞調清婉難于遍酬聊和…答來貺》。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紛紛擾擾的旦暮之間,
我忙碌于瑣事之中。
因為老病,我推辭酒宴,
少有時間可以久遠羨慕山水的安寧。
在寧靜的夜晚,笙歌喧囂傳遍四郊,
在黃昏時分,鐘聲和漏聲交織在空氣中。
我如何能像周從事一樣,
醉倒在別人家中,直到醒來才歸還。
詩意:
這首詩展示了元稹對自己生活的無奈和對山水田園生活的向往。他感到自己忙于瑣事,無暇享受閑適的生活。他因為年老和疾病而推辭了宴會,很少有機會去追求他向往已久的山水之境。詩中描述了夜晚的繁華和黃昏的忙碌,以對比元稹內心的寧靜和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元稹自己的生活經歷為基礎,表達了他對自然寧靜和山水之境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忙碌的現實與內心的渴望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描繪繁華的夜晚和忙碌的黃昏,詩人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對理想生活的渴望。
詩中提到的"周從事"是一個歷史人物,他是唐朝的官員,以清廉自持、樂于助人而聞名。元稹希望自己能像周從事一樣,過上簡樸而有品味的生活,遠離塵囂,與山水相伴。整首詩以清婉的語言表達了元稹內心的愿望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對閑適生活和山水文化的向往,對自然與人文的結合的追求。通過詩人個人的體驗,詩中融入了一種普遍的情感,引發讀者對自然與人文之間的關系和對理想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