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張秘書因寄馬贈詩 / 作者:元稹 |
丞相功高厭武名,牽將戰馬寄儒生。
四蹄荀距藏雖盡,六尺須頭見尚驚。
減粟偷兒憎未飽,騎驢詩客罵先行。
勸君還卻司空著,莫遣衙參傍子城。
|
|
酬張秘書因寄馬贈詩解釋: 酬張秘書因寄馬贈詩
久甲休胡處,心仁爾底來。
靈旋爾尺曾,以速爾聲先。
惑蓍懷冄矣,卻恐復可愆。
撫遣爾涂手,永懷方為懇。
丞相功高厭武名,牽將戰馬寄儒生。
四蹄荀距藏雖盡,六尺須頭見尚驚。
減粟偷兒憎未飽,騎驢詩客罵先行。
勸君還卻司空著,莫遣衙參傍子城。
中文譯文:
回復張秘書因送馬而贈詩
久眠的甲第,不要再忍心歸來。
你靈動的身材早已美名遠揚,你的聲音早已如雷貫耳。
你雖有這美麗的容顏,但難免會惹人懷疑一再的機敏。
你這抱著小草的雙手,永遠懷著真誠的心謝罪。
丞相功高厭棄武將的名聲,卻將戰馬賜予儒生。
這戰馬的四蹄已經磨盡,長須的馬頭可是讓人驚嘆。
減少了糧食的兒童還不滿足,騎驢的詩人卻先行謾罵。
勸告你回來擔任司空的職位,不要讓你的詩禮被囚禁于城墻之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元稹酬答張秘書贈馬的詩。詩中通過描寫張秘書牽將戰馬寄給他作為禮物,表達了對張秘書高風亮節的贊賞和自己的無能為力之感。
首先,詩人稱贊張秘書功高厭武名,不再享受榮耀的事務。張秘書將戰馬贈給了儒生,體現了他對文人的敬重和支持。接著,詩人描繪了戰馬的疲倦和須頭的特點,以及兒童缺少糧食的情況。這種對比使詩中的形象更加生動和鮮明,同時也暗示了社會的不公和貧困的現實。最后,詩人勸告張秘書重返政務,不要讓自己的才能被埋沒。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自然流暢的句章和寫實的描寫,展現出了詩人對人物和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和思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張秘書的欽佩和對社會現實的關切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