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春三首 / 作者:元稹 |
楊公三不惑,我惑兩般全。
逢酒判身病,拈花盡意憐。
水生低岸沒,梅蹙小珠連。
千萬紅顏輩,須驚又一年。
柳眼開渾盡,梅心動已闌。
風光好時少,杯酒病中難。
學問慵都廢,聲名老更判。
唯馀看花伴,未免憶長安。
失卻游花伴,因風浪引將。
柳堤遙認馬,梅徑誤尋香。
晚景行看謝,春心漸欲狂。
園林都不到,何處枉風光。
|
|
遣春三首解釋: 《遣春三首》是唐代元稹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楊公三不惑,我惑兩般全。
楊公指楊素,他在三十歲時不再有疑惑,而我在二十歲時依然存在兩種困惑。
逢酒判身病,拈花盡意憐。
遇到酒時才能判斷自己的病情,摘花盡情憐愛。
水生低岸沒,梅蹙小珠連。
水流生長卻不淹沒低矮的岸邊,梅花擠成一串小珠。
千萬紅顏輩,須驚又一年。
千千萬萬的美麗容顏接連一年又一年地驚艷。
柳眼開渾盡,梅心動已闌。
柳樹的眼睛完全張開,梅花的心動已經結束。
風光好時少,杯酒病中難。
美好的時光很短暫,病中難以享受杯中的酒。
學問慵都廢,聲名老更判。
學問因為懶散而荒廢,聲名因年老而逐漸消退。
唯馀看花伴,未免憶長安。
只剩下欣賞花朵的伴侶,不禁讓人回憶起長安的往事。
失卻游花伴,因風浪引將。
失去了與花朵為伴的機會,被風浪所引導。
柳堤遙認馬,梅徑誤尋香。
在遙遠的柳樹堤上,隱約辨認著馬匹;梅花小徑上迷失了尋找香氣的方向。
晚景行看謝,春心漸欲狂。
晚年的景象看著花謝,春天的心情逐漸狂熱。
園林都不到,何處枉風光。
無法到達園林,哪里還有辜負美景的地方。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慨和對生命流逝的思考。作者通過描繪自己與楊素的對比,表達了對自己的困惑與迷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如水流、梅花、柳樹等,以表達人生的變幻和無常。詩中也涉及到飲酒、學問、聲名等主題,表達了對物質享受、學術成就和名利權衡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詩意境優美,用詞簡潔而含蓄,展現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