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 / 作者:元稹 |
倦寢數殘更,孤燈暗又明。
竹梢馀雨重,時復拂簾驚。
|
|
雨后解釋: 《雨后》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后》中文譯文:
倦寢數殘更,
孤燈暗又明。
竹梢馀雨重,
時復拂簾驚。
《雨后》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雨后的景象和一種幽靜、清新的氛圍。詩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刻,被雨聲擾醒,感嘆自己已經疲倦地睡了幾次卻仍未能入眠。他的房間里有一盞孤單的燈,它的光線在雨夜中顯得暗淡而又明亮。竹子的尖梢上還掛著雨滴,重重的雨水不時拂動窗簾,發出輕微的聲響,引起詩人的注意和驚訝。
《雨后》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雨后夜晚的景象,透露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氣氛。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孤燈暗又明”來形容燈光的微弱卻又具有照亮作用。他注意到竹子上掛著的雨滴,雨水的滴落和窗簾的拂動使得整個夜晚更加生動起來。這種細膩的觀察和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雨后的寧靜和清新。
此外,詩人使用了“倦寢”一詞,表達了自己疲憊的身心狀態,進一步強調了夜晚的寂靜。整首詩以雨水、燈光和竹子作為主要意象,通過這些細膩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靜謐而有趣的場景,讓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妙與人類情感的共鳴。
《雨后》展示了元稹獨特的寫景才華和對細節的敏感觸覺,同時也傳達了他對自然和生活中微小瞬間的敬重。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意境,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雨后夜晚的寧靜與美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