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憶楊十二 / 作者:元稹 |
去時芍藥才堪贈,看卻殘花已度春。
只為情深偏愴別,等閑相見莫相親。
|
|
憶楊十二解釋: 詩詞《憶楊十二》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時芍藥才堪贈,
看卻殘花已度春。
只為情深偏愴別,
等閑相見莫相親。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懷念楊十二的情感。詩人在朋友離去時本想將芍藥花作為送別的禮物,但當他再次回首時,卻發現花已凋零,春天也已經過去。詩人感慨萬分,他深深地懷念著與楊十二的深厚情誼,對離別感到痛苦。詩人希望在將來與楊十二再次相見時,不要因為時間的流逝而疏遠彼此,而是要像親人一樣親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芍藥花的凋謝和春天的逝去,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離別的痛苦。芍藥花是一種美麗而短暫的花朵,象征著友誼和美好的時光。詩人原本打算將芍藥花作為禮物送給楊十二,以表達他們之間深厚的情誼。然而,當他再次回來時,花已經凋謝,春天已經過去,這象征著他們之間的離別和時光的流逝。
詩人在詩中強調了情感的深厚和離別的痛苦。他說自己只是因為情感深厚才會如此傷感,暗示了他與楊十二之間的深厚友誼。在最后兩句中,詩人表達了對未來再次相見的期待,希望彼此能夠像親人一樣親近,不要因為時間的流逝而疏遠。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展現了唐代詩人的細膩情感和對友誼的珍視。通過描寫花朵的凋謝和春天的逝去,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這首詩詞通過對離別和友誼的思考,引發了人們對于珍惜友誼、把握當下的思考與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