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莫非(此后九首和李馀) / 作者:元稹 |
鳥不解走,獸不解飛。
兩不相解,那得相譏。
犬不飲露,蟬不啖肥。
以蟬易犬,蟬死犬饑。
燕在梁棟,鼠在階基。
各自窠窟,人不能移。
婦好針縷,夫讀書詩。
男翁女嫁,卒不相知。
懼聾摘耳,效痛嚬眉。
我不非爾,爾無我非。
|
|
君莫非(此后九首和李馀)解釋: 《君莫非(此后九首和李馀)》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鳥兒不明白飛行的方法,獸類不明白奔跑的技巧。
兩者互相不能理解,又何來相互嘲笑之意?
狗不喝露水,蟬不吃肥美的食物。
用蟬來換取狗,蟬死于狗的饑餓。
燕子棲息在梁柱間,老鼠棲居在臺階下。
它們各自有自己的巢穴,人無法改變它們。
女子擅長繡針和縫補,丈夫喜歡讀書和作詩。
男人成家,女人出嫁,最終彼此不了解。
害怕耳聾的人摘取耳朵,模仿痛苦的皺眉。
我并非你,你也不是我。
詩意:
這首詩以對比和反問的方式,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彼此的不理解。通過描繪自然界中鳥兒、獸類、蟬、狗、燕子和老鼠等各自的行為特點,以及男女之間的差異,詩人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生活方式,彼此之間很難理解對方。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個人感嘆,他和他人之間也存在著不了解和分歧。
賞析:
《君莫非(此后九首和李馀)》通過鳥獸、蟬狗、燕鼠、男女等對比的手法,以及反問和對偶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不理解。詩中的動物形象和人類行為被巧妙地運用,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對人際關系的思考和觸動。
詩中的對比與反問呈現了一種諷刺的意味。詩人通過描繪動物之間無法相互理解的行為,將之與人類之間的不解和不理解相對照,以此暗示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個人的感慨,他認為自己和他人之間存在著互不了解的局面。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現出詩人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對人際關系的思考。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對人與人之間隔閡的思索,以及對人類相互理解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