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雜曲歌辭·俠客行 / 作者:元稹 |
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
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竊賊誰夜行。
白日堂堂殺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師海鯨,海鯨露背橫滄溟。
海濱分作兩處生,海鯨分海減海力。
俠客有謀人不測,三尺鐵蛇延二國。
|
|
雜曲歌辭·俠客行解釋: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雜曲歌辭·俠客行》
俠客不懼死亡,只忌在事情未完成時死去。
事情完成后,俠客不愿藏匿姓名,
我不是小偷,為何夜行?
在白天明目張膽地殺掉袁盎,
九條大街上,行人面色蒼白匆忙。
這位客人,擁有一顆崇高的心,學海鯨一樣遼闊廣博,
海鯨將背部暴露在冰冷的大海中。
海濱地帶被分成兩個地方產生,
海鯨也隨之分海而減少了力量。
俠客有謀劃,人們無法預測,
三尺長的鐵蛇能夠延續兩國的和平。
詩意:
這首詩以敘事的方式展現了俠客的豪情壯志和不畏死亡的精神。俠客只在事情未完成前才忌憚死亡,因為事情完成后,他們不愿隱藏自己的名字,以示英勇。詩中通過描述俠客殺官報仇的場景,表達了俠客的膽識和決心。詩人還通過比喻將俠客比作海鯨,表達了他們高尚的品質和追求。最后,詩人通過描繪俠客使用的神秘武器,強調了他們的智慧和實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俠客的英勇形象,通過剪裁精練的詞句,展現了他們的豪情壯志。詩人通過與海鯨的對比,刻畫了俠客不畏強權的精神。整首詩節奏緊湊、意境深遠,使人回味無窮。它表達了對俠客精神的贊美和銘記,同時也反映了唐代社會對勇士和正義的崇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