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 / 作者:元稹 |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
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
|
|
洞庭湖解釋: 《洞庭湖》是唐代文學家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洞庭湖的壯麗景色,并以此寄托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人生除去浩渺的大海,便到了洞庭湖的波瀾中。
駕馭浪花沉浸于西方的夕陽,呼吸大空與曙光的交匯。
虞舜、巡狩的陳跡究竟在何處,賢臣國士的光輝過去了嗎?
只有君山下,狂風吹拂千古流傳。
這首詩詞以對洞庭湖的描寫開頭,以湖泊的壯麗景色展現了一種自然景觀的美感。接下來,詩人通過駕馭浪花、沉浸于夕陽、呼吸大空與曙光的表達,將自然景色與人生的體驗相結合。這種寫景與抒懷相結合的手法,使得這首詩詞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慨。
詩詞的深層詩意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寫洞庭湖的壯麗景色,暗喻著人生的遼闊與浩渺。從“人生除去浩渺的大海,便到了洞庭湖的波瀾中”的句子可以看出,詩人對人生的理解是,人生可以選擇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狀態,在浩瀚的大海之外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生活空間。
通過描繪虞舜、巡狩的陳跡和賢臣國士光輝過去的疑問,詩人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虞舜、巡狩是古代傳說中的先知和賢臣,他們的陳跡和光輝曾經存在過,但如今已逐漸消逝。詩人通過這種寫法,提出了對歷史的反思,對過去輝煌與消逝的思考。
最后,詩人通過描繪君山下的狂風,表達了對時間的思考。狂風萬古多,意味著時間的長河不會止息,人們的壯志豪情也不斷傳承。通過君山下的狂風,詩人揭示了時間的廣漠和力量。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洞庭湖景色的描寫,融入了對人生、歷史和時間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的敬畏之情,以及對歷史和時間的思考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