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州寓館嚴澗宅(時澗不在) / 作者:元稹 |
鳳有高梧鶴有松,偶來江外寄行蹤。
花枝滿院空啼鳥,塵榻無人憶臥龍。
心想夜閑唯足夢,眼看春盡不相逢。
何時最是思君處,月入斜窗曉寺鐘。
|
|
鄂州寓館嚴澗宅(時澗不在)解釋: 《鄂州寓館嚴澗宅(時澗不在)》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詩,描寫了詩人在外地寄居時的寂寞和思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鳳有高梧鶴有松,
交替來到江外閑居。
院中的花枝滿地,
卻沒有鳥兒在啼鳴。
記憶里的臥龍不在塵榻上,
空留下無人的寢室。
我心中想要的只是夜晚閑暇的時光,
可是春天即將結束,
卻無法與你相見。
何時才能再次相見,
這才是我最思念的地方。
在月亮漸漸升入斜窗的時候,
寺廟的鐘聲會在黎明時分響起。
詩意:
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因離鄉異地而引發的寂寞和思鄉之情。詩中以寓館嚴澗宅為背景,描寫了寄居的環境和心境。詩人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寫,比喻自己在異地的寂寞和孤獨感。詩人思念家鄉和親友,渴望與摯愛再次相見的思念之情在詩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賞析:
這首詩以明亮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異鄉的離愁和思念之情。通過鳳、鶴、梧桐、松樹等象征性的景物描寫,營造出一種思鄉之情與寂寞的氛圍。詩人以花鳥的存在與缺席來表達寓居的環境荒涼,詩句樸素而含蓄,抒發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從景物的描寫到情感的表達,一氣呵成地展現了詩人離鄉的痛苦和思念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摹,詩人將自己與大自然相融合,借助外在的景物表達內心的感受。整首詩充溢著濃厚的離愁和寂寞之情,讀起來讓人回味無窮,感受到詩人深刻而純真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