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 / 作者:元稹 |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
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
|
|
洞庭湖解釋: 《洞庭湖》是唐代詩人元稹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
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
詩意:
這首詩詞以洞庭湖為背景,抒發(fā)了詩人對人生滄桑和自然景觀的感慨。詩中通過描繪洞庭湖的波瀾壯闊和狂風的呼嘯,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以及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關(guān)系。
賞析:
《洞庭湖》以洞庭湖為意象,通過描繪湖泊的波濤和風景的壯麗,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詩的前兩句“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駕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意味著人生就像泛海般廣闊,而洞庭湖則象征著人生中的一種經(jīng)歷。詩人將自己比作在湖上駕舟的人,駕駛著浪花沉沒在西方的夕陽中,然后迎接著東方的朝陽,仿佛吞噬了整個天空。這種景觀的描繪體現(xiàn)了人生的短暫和變幻無常。
接下來的兩句“虞巡竟安在,軒樂詎曾過。”描繪了虞舜的巡游和封禪之地,表達了人事已非、英雄已去的感慨。虞巡指的是虞舜巡游,軒樂指的是封禪禮儀。這里詩人用虞舜巡游和封禪禮儀的消散來暗示人事已非,時光已逝,體現(xiàn)了人生的無常和幻滅。
最后兩句“唯有君山下,狂風萬古多。”描繪了洞庭湖畔的君山,強調(diào)了其狂風的長久存在。君山象征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和精神,而狂風則代表著變幻不定的世事。通過對君山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在人生變遷中,唯有堅守信仰和追求真理才能超越時空和世俗的意境。
綜上所述,元稹的《洞庭湖》通過描繪洞庭湖的景色和自然現(xiàn)象,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變幻的思考。詩中以洞庭湖為背景,通過詩人的情感表達和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索。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引發(fā)讀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