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樹 / 作者:元稹 |
華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
株株遙各各,葉葉相重重。
槐樹夾道植,枝葉俱冥蒙。
既無貞直干,復有罥掛蟲。
何不種松樹,使之搖清風。
秦時已曾種,憔悴種不供。
可憐孤松意,不與槐樹同。
閑在高山頂,樛盤虬與龍。
屈為大廈棟,庇蔭侯與公。
不肯作行伍,俱在塵土中。
|
|
松樹解釋: 《松樹》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華山高高聳立,山巔上有參天的松樹。
一株株遙遠而各自獨立,每片葉子都相互交錯重疊。
槐樹夾道種植,它們的枝葉都籠罩在一片黑暗中。
它們沒有直立不倒的堅貞,卻有被蟲蛀侵害的困擾。
為何不種植松樹,讓它們搖曳在清風中。
秦代已經曾經種植過,如今凋零無法供養。
可憐這孤獨的松樹,與槐樹無緣共生。
它們獨自矗立在高山之巔,像是扭曲的巨龍。
屈服于大廈的支撐,為侯王和公卿提供庇護。
它們不愿成為行伍中的一員,都埋身在塵土之中。
詩意與賞析:
《松樹》這首詩詞通過對松樹和槐樹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松樹堅貞不屈的品質的贊美與思考。松樹高聳入云,挺拔獨立,樹姿挺拔,給人一種崇高的感覺,象征著堅定不移的品質。與之相對的是槐樹,它們夾道而生,枝葉茂密而黑暗,與松樹形成鮮明的對比。松樹雖然沒有直立不倒的堅貞,卻有被蟲蛀侵害的煩惱,這反映了人世間堅貞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詩人感嘆松樹的悲涼,不愿與槐樹同列,獨自在高山之巔佇立,它們屈服于大廈的庇護,卻不屬于塵世的行伍。這種孤獨的境遇與堅守的精神形成鮮明的對比,使人們對松樹的品質產生敬仰之情。整首詩以松樹為象征,抒發了作者對堅貞不屈精神的贊美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對現實困境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