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和岳醵飲西峰寺分韻成詩十四首見寄 / 作者:陳著 |
春夏交承紅與綠,歲寒三友松與竹。
我是蟾宮老桂枝,獨受上天風霜足。
|
|
次韻和岳醵飲西峰寺分韻成詩十四首見寄解釋: 詩詞:《次韻和岳醵飲西峰寺分韻成詩十四首見寄》
朝代:宋代
作者:陳著
這首詩描繪了春夏之交,紅色與綠色的對比,以及寒冷的歲月中松樹和竹子作為知己的情景。作者以自己比喻為蟾宮老桂枝,表達了自己孤獨承受歲月風霜的心境。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夏交承紅與綠,
歲寒三友松與竹。
這兩句詩描述了春夏之交,紅色和綠色的交替變化。春天的到來讓大地披上了鮮艷的紅色,而夏天則以綠色的繁茂表現出來。這里的"紅與綠"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循環。
"歲寒三友松與竹",這句詩提到了歲寒三友,即松樹和竹子。松樹象征著堅韌和不屈的品質,無論在嚴寒的冬天還是其他惡劣的環境中,松樹都能屹立不倒。而竹子則象征著謙遜和堅韌的品質,它們在風雨中能屈能伸,不易折斷。這里的歲寒也可以引申為人生的挫折和逆境。
我是蟾宮老桂枝,
獨受上天風霜足。
這兩句詩以作者自己比喻為蟾宮老桂枝,表達了自己孤獨承受歲月風霜的心情。蟾宮是傳說中月亮中的宮殿,桂枝是月桂樹的枝條,常常被用來比喻高潔和純潔。作者以蟾宮老桂枝自比,可能是希望表達自己在歲月中歷經滄桑,經歷了風霜的錘煉,變得更加堅韌和高尚。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運用比喻手法,將作者內心的孤獨、堅韌和高尚的品質表達出來。同時,詩中融入了對季節循環和人生之道的思考,呈現出一種深邃而含蓄的詩意。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喚起讀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引發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