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童尚質書懷三首 / 作者:陳著 |
地偏人跡悄,月到小窗明。
鼓瑟希曾點,觀書慨屈平。
物情閒里見,世事夢中更。
不著黃粱枕,虛名已自輕。
|
|
次韻童尚質書懷三首解釋: 《次韻童尚質書懷三首》是宋代陳著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地偏人跡悄,月到小窗明。
鼓瑟希曾點,觀書慨屈平。
物情閒里見,世事夢中更。
不著黃粱枕,虛名已自輕。
詩意:
這片土地偏僻,人跡稀少,夜晚月光透過小窗灑進來。
我敲擊著古琴,尋覓曾經的點燃,讀書時心生感慨,懷念屈原的志向和品格。
在寧靜的環境中,我看到了物事的真相,而世間的煩惱則像是一場夢境。
我不依賴虛假的名聲,已經輕松自在地面對著一切。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僻靜之地的一種閑適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所處的地方偏僻,人煙稀少,夜晚的月光透過小窗灑進來,給他帶來了寧靜和安謐的氛圍。他敲擊著古琴,回憶過去的點滴,讀書時深感屈原的豪情壯志和高尚品格。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看到了物事的本質,而世間的煩惱則像是一場虛幻的夢境。詩人不追求虛假的名聲,已經輕松自在地面對一切。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僻靜之地的景象,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與豁達。詩中的琴聲、月光和書卷都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寄托和思考。他通過觀察物事,超越世俗的紛擾,體悟到人生的虛妄和名利的無足輕重。詩詞表達了一種超然物外的境界,以及對真實自我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現了他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虛名的淡然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