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徐晚村點木{箔白換卑}三首 / 作者:陳著 |
江云薄薄弄秋晴,小小籃輿款款行。
才近□光山自別,稍迂石險路方清。
峭崖全是古銅色,好鳥略無京樣聲。
林下住家圖穩靜,近來此處亦多爭。
|
|
到徐晚村點木{箔白換卑}三首解釋: 《到徐晚村點木{箔白換卑}三首》是宋代陳著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到達徐晚村的景象和感受,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展現出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詩詞中的“江云薄薄弄秋晴,小小籃輿款款行。”描繪了秋天的江景,江上的云朵薄薄地漂浮在秋天的晴空中,作者乘坐著小籃輿緩慢行進。這樣的描寫給人一種寧靜、安詳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才近□光山自別,稍迂石險路方清。”描述了作者離開光山后來到徐晚村的路途。這里的山路稍顯曲折險峻,但清新宜人。
下一句“峭崖全是古銅色,好鳥略無京樣聲。”描繪了峭崖的景色。峭崖上的景物呈現出古銅色的光澤,顯得古老而莊嚴。與此同時,這里的鳥兒卻沒有京城那種喧囂的聲音,更加安靜和寧謐。
最后兩句“林下住家圖穩靜,近來此處亦多爭。”描繪了徐晚村的居民。他們在林下建起住宅,追求寧靜和安定。然而,近來這個地方也出現了爭斗和紛爭,揭示了社會變遷和沖突的存在。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人情的刻畫,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與和諧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社會變遷帶來的不安和紛爭。整體上,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審美情感,具有一定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