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前人祈雨未應二首 / 作者:陳著 |
龍君非是忍忘農,一敬初終自見龍。
雨感通時元有待,天分曉處可曾聾。
雷車怒激騰東海,火傘忙收入下舂。
我輩報神無別事,請裁佳句勒霞峰。
|
|
次韻前人祈雨未應二首解釋: 《次韻前人祈雨未應二首》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君非是忍忘農,
一敬初終自見龍。
雨感通時元有待,
天分曉處可曾聾。
雷車怒激騰東海,
火傘忙收入下舂。
我輩報神無別事,
請裁佳句勒霞峰。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陳著對于祈雨禱告的希望和對天龍神靈的敬畏之情。詩人認為天龍并非忘記農人的祈求,只是需要合適的時間。雨水能夠感知時機,但天空的神明是否在黎明時分傾聽呢?雷聲如車,憤怒地響徹東海,而像火傘一樣的云層匆忙收攏在下方。我們呈報給神明的事情只有祈求雨水,請求天龍神明賜予佳句來勒在霞峰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婉約的筆調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的敬畏和農人對于雨水的期盼。通過將天龍神靈與農人的關系相聯系,詩人傳達出對于自然力量的信仰和順應。描繪了雷聲如車、云層匆忙收攏等生動的景象,給人以強烈的感觸和想象力。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神明的恭敬和請求,希望得到佳句以表達自己的心情。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神明的景仰之情,以及對于人們對自然力量的依賴和祈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