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卓生甫二首 / 作者:陳著 |
袖攜文滿卷,下問及深衣。
擬議金難訂,稽遲璧未歸。
重逢何日是,一夢已人非。
宿草自春處,老心東向飛。
|
|
挽卓生甫二首解釋: 詩詞:《挽卓生甫二首》
詩詞的中文譯文:
袖攜文滿卷,下問及深衣。
擬議金難訂,稽遲璧未歸。
重逢何日是,一夢已人非。
宿草自春處,老心東向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陳著所作的《挽卓生甫二首》。詩人以悼念卓生甫為主題,表達了對逝去歲月和離別的思念之情。
首先,詩中出現了“袖攜文滿卷,下問及深衣。”這兩句描繪了詩人懷念逝去的友人,心中充滿了對他的思念。詩人帶著滿滿的書卷,深入思考,好像在尋找逝去友人的蹤跡。
接下來的兩句“擬議金難訂,稽遲璧未歸。”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悲傷和遺憾之情。金指友誼的珍貴,璧代表寶貴的寶物,詩人心中曾有許多美好的計劃和希望,但卻因為友人的離去而未能實現。
隨后的兩句“重逢何日是,一夢已人非。”表達了詩人對再次相聚的期盼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不知何時能夠與友人重逢,意味著友人可能已經遠去,一切只能成為過去的夢幻。
最后兩句“宿草自春處,老心東向飛。”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不斷增長。宿草自春天開始生長,而詩人的心情也隨之變老,思念之情如鳥兒東飛一般不斷加深。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對光陰流轉、離別的感慨。通過運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詩人將個人的情感與人生的無常相結合,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