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十八日過邑有感二首 / 作者:陳著 |
說著時難心自寒,斜陽焦土更無邊。
故家空夢鶯花地,殘戶不成蠶麥天。
造物未應終絕物,今年莫省是何年。
郁攸獨免侵鄉校,也向斯文要結緣。
|
|
二月十八日過邑有感二首解釋: 詩詞:《二月十八日過邑有感二首》
作者:陳著(宋代)
譯文:
過去邑村的感觸(上、下)
時光艱難,心中自感凄寒,
夕陽照耀的土地無邊無際。
故鄉家園如今空如夢,
居民貧困無法種植桑麥。
造物主并未完全放棄世間萬物,
今年的景象又是何年呢?
郁攸(地名)獨自免受戰亂之苦,
也要依靠文化修養來結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陳著在宋代時期過去一個邑村的感受和思考。他描述了時光艱難,心中感到凄寒。夕陽照耀下的土地無邊無際,映襯出鄉村的荒涼景象。故鄉家園如今空如夢,居民貧困無法種植桑麥,生活困苦。然而,作者認為造物主并未完全放棄世間萬物,他思考著今年的景象又會如何發展。郁攸這個地名的村莊幸免于戰亂之苦,這也使得文化修養成為他們結緣的依靠。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局和鄉村現狀的觸動之情。作者通過描繪凄涼的景象,展現了鄉村的貧困與荒涼,以及人們艱難生活的境況。然而,在這種困境中,作者并沒有完全絕望,他提出了一種對未來的期待和思考。詩中的郁攸地名則象征著一種理想狀態,那里的人們通過文化修養來免受戰亂之苦,這種精神上的寄托給人們帶來了一絲希望。整首詩通過對時代和生活現狀的反思,傳達了作者對于人文精神力量的強調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