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戴帥初與次兒瀹詩 / 作者:陳著 |
世變紛綠蜂蝶叢,人情落落馬牛風。
山林猶喜典刑在,師友相從氣義同。
坎有亨心方善處,兌為麗澤要深窮。
暮春樂處兒知否,好趁曾門詠舞童。
|
|
次戴帥初與次兒瀹詩解釋: 《次戴帥初與次兒瀹詩》是宋代陳著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世界的變遷和人情的滄桑,同時表達了對山林生活、師友情誼和兒童純真的向往和贊美。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世變紛綠蜂蝶叢,
人情落落馬牛風。
山林猶喜典刑在,
師友相從氣義同。
坎有亨心方善處,
兌為麗澤要深窮。
暮春樂處兒知否,
好趁曾門詠舞童。
詩中的“世變紛綠蜂蝶叢”形象地描繪了世界的多變和繁雜,生活中的各種紛擾如同綠色的蜂蝶般翩翩起舞。而“人情落落馬牛風”則表達了人情冷漠和冷淡,人們之間的關系如同馬牛般平淡無奇。
接下來的兩句“山林猶喜典刑在,師友相從氣義同”表達了作者對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喜愛,認為山林之中能夠保持正直和純樸的品性。同時,詩中也提到了師友之間的情誼和互相支持,強調了他們之間的氣義和共同的追求。
“坎有亨心方善處,兌為麗澤要深窮”這兩句以易經卦象為象征,表達了詩人對善行和美德的贊美。其中,“坎”代表亨通和善行之心,“兌”則代表美好的澤水,強調了美德的重要性和深遠的價值。
最后兩句“暮春樂處兒知否,好趁曾門詠舞童”則表達了對兒童純真和快樂的向往。詩人問道,這個黃昏時分的春天,是否還有兒童在歡樂地玩耍?他渴望能夠趁著年輕時在曾門(指兒童所在的地方)歌頌和與他們一起舞蹈。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漠的現實,同時表達了對山林生活、師友情誼和兒童純真的向往和贊美。它通過具象的意象和對自然、人情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風貌和人們內心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