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前韻與前人同舟自城歸 / 作者:陳著 |
夜泊南津夢岸斜,老來行役只堪嗟。
滿篷風露五更月,殘夢溪山百里家。
蹴起睡奴催纖路,坐同吟伴說梅花。
此歸又且深深信,瀾到中閒要見涯。
|
|
次前韻與前人同舟自城歸解釋: 《次前韻與前人同舟自城歸》是宋代作家陳著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晚停泊在南津,夢中岸邊傾斜,
歲月已逝老來行走只能嘆息。
滿篷的風露在五更時的月色下,
夢境中的溪山與百里之家依稀。
踏起睡夢中的奴仆催促纖細的路程,
坐著與吟誦伴隨,共同述說梅花的美。
我對此次回歸深深地相信,
漣漪會擴散到中途,渴望見到彼岸。
詩詞通過描繪夜晚停泊在南津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老年行走的感慨。他感嘆自己已經年老,行走艱辛,只能嘆息。在五更時分,滿篷的風露中,作者的夢境中浮現出溪山和百里之家的景象,展現了他內心深處對鄉愁的思念。
詩詞中的"蹴起睡奴催纖路"描繪了作者踏著睡夢中奴仆的腳步,急于趕路。"坐同吟伴說梅花"則表達了作者與同伴一起坐下來吟誦詩歌,同時述說梅花的美好,體現了作者對文化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最后兩句"此歸又且深深信,瀾到中閒要見涯"表達了作者對此次回歸的堅定信念,相信漣漪會擴散到彼岸,渴望見到遠方的彼岸。這里的"漣漪"可以理解為作者的思念之情,"彼岸"則是指作者渴望到達的目的地。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通過夜晚的停泊、夢境的描繪和對歸鄉的渴望,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生命有限的感慨,同時展現了對鄉愁和文化藝術的思考和追求。整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通過景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產生共鳴,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思想與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