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趙孟益游西山寺 / 作者:陳著 |
佛何為者占崔嵬,引得騷朋蹈險來。
洗缽有泉披草見,入門無逕鑿巖開。
避人幽鳥毛生樣,守屋殘僧面死灰。
自是世閒心絕處,靈山無分莫徘徊。
|
|
次韻趙孟益游西山寺解釋: 《次韻趙孟益游西山寺》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佛何為者占崔嵬,
引得騷朋蹈險來。
洗缽有泉披草見,
入門無逕鑿巖開。
避人幽鳥毛生樣,
守屋殘僧面死灰。
自是世閒心絕處,
靈山無分莫徘徊。
詩意:
這里所描述的是一個人游覽西山寺的場景。佛陀在崔嵬(一座高山)上占據了什么位置,卻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冒險前來。洗凈缽具的泉水清澈可見,穿過茂密的草叢,進入寺廟的門口并不直接,而是鑿開了一座巖石。躲避人群的幽靜鳥類羽毛變得凌亂,守在荒廢的佛殿里的僧侶面容黯淡如死灰。這個地方實際上是一個世俗世界的絕緣之地,靈山上沒有世間的煩惱可以困擾人們。
賞析:
這首詩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游覽西山寺的景色,并通過景物的描寫傳達了一種禪境的意境。詩人通過描述佛陀在崔嵬上的位置,表達了人們對佛教的追求和崇拜。文人墨客們為了追尋佛法的真諦,不惜踏足險地,來到這個僻靜的地方。洗缽有泉的描寫,展現了清凈的境界,而鑿巖而開的門則象征著進入佛法的門徑并非易事。詩中的幽鳥和殘僧則反映出這個隱秘之地的寧靜和與世隔絕的狀態。最后兩句表達了這個地方是一個避世的所在,沒有世間的紛擾和煩憂,是一個可以找到內心寧靜的靈山。整首詩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人們在追求心靈凈化和安寧時所遭遇的艱難和迷茫,以及找到慰藉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