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白水有感 / 作者:陳著 |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
近山云易雨,積水路如溪。
寒食紙錢樹,舊游莎草畦。
頹墻獨立久,百感付鵑啼。
|
|
到白水有感解釋: 《到白水有感》是宋代詩人陳著的作品。這首詩詞以抒發作者情感和對環境的描繪為主題,通過具體的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我的精神已經衰弱,這里的行程增加了凄涼的感覺。
近山的云容易變成雨,積水的路像小溪一樣。
寒食節時的紙錢樹,舊時的游玩在莎草田里。
破敗的墻壁獨自屹立已久,百感交集于鵑鳥的啼鳴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自身的感慨和對所見所聞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變遷和生活經歷的思考。首句“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凄”揭示了作者精神上的疲憊和對環境的感受。接著,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表現對象,將近山云易變的情況與自己的心境相對應,描繪出一種凄涼的意境。積水路如溪,暗示著歲月流轉,人事易變,生活的道路也像溪水一樣變幻莫測。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通過寒食節時的紙錢樹和舊時的游玩在莎草田里,表達了對往昔時光的懷念和對過去繁華的追憶。頹墻獨立久,百感付鵑啼,墻壁的破敗象征著歲月的洗禮,而鵑鳥的啼鳴則加重了詩人內心的凄涼和思鄉之情。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自然的景物描寫和鮮明的情感抒發,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深切思考與感慨。通過對環境的細膩描繪和情感的交融,該詩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生命和時光的思考與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