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行 / 作者:陳著 |
久晴常欲厭,黓里卻宜晴。
溪瘠容魚穴,風恬安雁程。
空山巖出相,老樹葉生聲。
此景吟不盡,明朝重細評。
|
|
晴行解釋: 《晴行》是宋代詩人陳著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個晴朗的行走場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境界。
詩詞的中文譯文:
久晴常欲厭,
黓里卻宜晴。
溪瘠容魚穴,
風恬安雁程。
空山巖出相,
老樹葉生聲。
此景吟不盡,
明朝重細評。
詩意:
詩人久經晴天的陪伴,有時會對晴天感到厭倦,但在黓(音li)里(山中小路)卻更適合晴天。溪水干瘠下凹的地方容納著魚的穴居,風輕靜使得雁飛行更加安穩。空山中巖石突兀而出,老樹的葉子發出聲響。這樣的景色讓人吟詠不盡,明天還要再細細品評。
賞析:
陳著以簡潔凝練的文字表達了對晴朗天氣的獨特感受。通過對溪水、風、山巖和老樹等自然元素的描寫,詩人抓住了細微之處,展示出他對自然景物的細致觀察和敏銳感知。詩詞中所表現出的情感是平和而安靜的,沒有過多的修飾和華麗的辭藻,更加注重對景物的真實描繪。詩人用“久晴”和“黓里”這樣的詞語對比,表達了對晴天的復雜情感,同時也凸顯了他對自然環境的敏感和對生活細節的關注。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示了陳著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感悟。這首詩既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又融入了他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