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勝因院 / 作者:陳著 |
轉路便幽深,曾來不用尋。
寺依仙石腳,僧識老巖心。
是處鬼無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蟬吟。
|
|
勝因院解釋: 《勝因院》是宋代文人陳著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勝因院
轉路便幽深,曾來不用尋。
寺依仙石腳,僧識老巖心。
是處鬼無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蟬吟。
譯文:
勝因院
轉彎處道路變得幽深,曾經來過就不需要尋找。
寺廟依附在仙人腳下的石頭上,僧人了解老巖石的內心。
這個地方沒有鬼魂的墳墓,這座山上的松樹自成一片森林。
浩浩蕩蕩的事物無邊無際,只指示給一只蟬鳴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勝因院為背景,通過描寫山寺的景色和寺內僧人的悟性,表達了一種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境界。
詩的開頭,作者描述了轉彎處道路的幽深,暗示著山寺所在的地方隱蔽而寧靜。接著,寺廟依附在仙人腳下的石頭上,體現了寺院與自然的融合,同時表達了寺內僧人對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提到這個地方沒有鬼魂的墳墓,強調了山寺的純凈和超然。此山松自成林,表達了山寺中松樹繁茂的景象,也暗示了僧人心靈的寧靜和自由。
詩的最后兩句,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蟬吟,意味著世間的繁雜無邊無際,而詩人只把這一切事物的意義寄托在一只蟬的鳴唱上,表現出了對于閑適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勝因院的景色,通過山寺的寂靜和僧人的悟性,表達了對于寧靜、自由和超凡脫俗的追求。同時,詩中的自然景物和寺院的描繪,也體現了宋代文人對于山水的熱愛和對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