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十二日到慈云見去歲與齡叟詩因次韻 / 作者:陳著 |
短筇敲路又投西,滿眼皆詩不用題。
風撼材聲如海怒,天鋪雪意放云低。
自憐白發貂裘敝,欲借紅爐紙帳棲。
記取年年此時節,兩翁一醉笑扶攜。
|
|
十月十二日到慈云見去歲與齡叟詩因次韻解釋: 《十月十二日到慈云見去歲與齡叟詩因次韻》是宋代陳著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十月十二日到慈云與去年的老人相見并因韻作詩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十月十二日,我來到慈云,
見到了去年的老人,
我們因韻作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與去年的老人相見和共同創作詩歌的情景。詩人用幾個簡短的描寫,勾勒出整個場景,并表達了自己對歲月流轉的感慨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的開頭寫道“短筇敲路又投西,滿眼皆詩不用題。”這里的“短筇”指的是短竹杖,象征著行路的辛勞。詩人表示自己再次踏上西行之路,眼前所見都是詩意的景物,不需要題詩來描述,顯示出他對文學的熱愛。
接著詩人寫道:“風撼材聲如海怒,天鋪雪意放云低。”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內心的激動和情感。風吹動著枯木發出聲響,像海浪般怒吼;天空中飄灑的雪花意象散發著低垂的云彩,給人以恬靜的感受。這些景象與詩人內心的激情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奇特的氛圍。
在下一句中,詩人寫道:“自憐白發貂裘敝,欲借紅爐紙帳棲。”詩人表達了對自己日漸衰老的感慨。他自憐自己的白發和穿著破舊的貂裘,希望借用別人的紅爐和紙帳來取暖。這里一方面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惋惜,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他對友情的渴望和對他人關懷的感激之情。
最后兩句寫道:“記取年年此時節,兩翁一醉笑扶攜。”詩人希望永遠記住每年的這個時節,此刻與老人共同歡笑、互相扶持。這句話展現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豐富的情感。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個人感受,詩人表達了對友情、對歲月流轉和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美好時光的珍視,并帶給讀者一種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