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胡檢閱 / 作者:陳著 |
塵鞅紛紛走畏途,眼中得見古璠玙。
利名抑末有知己,骨相雖癯卻飽書。
已把三長修信史,應無千斛到清居。
文章到地此為最,鳳閣鸞臺次第除。
|
|
送胡檢閱解釋: 《送胡檢閱》是宋代陳著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胡檢閱在行進途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其的敬佩和祝福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塵鞅紛紛走畏途,
眼中得見古璠玙。
利名抑末有知己,
骨相雖癯卻飽書。
已把三長修信史,
應無千斛到清居。
文章到地此為最,
鳳閣鸞臺次第除。
詩詞中的詩意表達了胡檢閱在行進途中的艱辛和辛勞。"塵鞅紛紛走畏途"描繪了塵土飛揚的道路,顯示了胡檢閱所經歷的艱難險阻。"眼中得見古璠玙"則表達了作者對胡檢閱的仰慕和敬佩之情,將其比喻為古代的珍寶。
作者深知在追求功名和利益的過程中,往往難以找到真正的知己,因此表達了"利名抑末有知己"的感嘆。同時,詩中提到作者骨相雖然消瘦,但內心充實,滿腹經書。這表明作者注重修身養性,對于知識和文化的追求十分執著。
詩的結尾部分,作者將胡檢閱的才華與文化地位相提并論,稱其文章的造詣在當時是最高的,超越了其他凡人。"鳳閣鸞臺次第除"則是對胡檢閱未來更大的成就的期許和祝福。
通過這首詩詞,陳著向胡檢閱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于追求知識和修身的重視,以及對文化人的推崇和贊美。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