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侄孫榘獻醉鳘以一絕復之 / 作者:陳著 |
年來只識釜中魚,出海修鱗夢也無。
寶鳘帶糟俄入眼,兒童驚動哄寒廚。
|
|
侄孫榘獻醉鳘以一絕復之解釋: 詩詞:《侄孫榘獻醉鳘以一絕復之》
中文譯文:
年來只識釜中魚,
出海修鱗夢也無。
寶鳘帶糟俄入眼,
兒童驚動哄寒廚。
詩意:
這首詩由宋代的陳著創作,講述了一個關于魚的故事。詩人表達了他對魚的思考和感悟。在這首詩中,魚被作為一種象征,用來反映人生的境遇和價值觀。
賞析:
這首詩首先描述了詩人多年來只知道鍋中的魚,他從未有機會親自出海修鱗。這種形容使我們感受到詩人的平凡和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接下來,詩人描述了一只帶著糟俄的寶鳘進入他的視線。這里,寶鳘可以被理解為一種珍貴的魚類,而糟俄則象征著酒精。這個場景中,寶鳘被糟俄所伴隨,似乎有一種另類的美感,使人聯想到生活中的浪漫和意外。最后,詩人描述了兒童的驚動和寒廚的哄動,通過這樣的描寫,使整首詩更加生動有趣。
整首詩以魚為線索,通過對魚的描述,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魚的境遇,折射出自己對于人生的感悟。他認識到自己的生活平凡,沒有機會去追求更廣闊和豐富的經歷。然而,當他突然看到一只異常珍貴的魚時,他的眼界被開拓,對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也被喚醒。兒童的驚動和寒廚的哄動,進一步凸顯了詩人內心的激動和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這首詩通過對魚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寓意深遠。它讓人們思考生活中的機遇和可能性,以及對未知事物的渴望。同時,詩人對魚的描述也展示了他對美的敏感和對世界的獨特觀察力。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流露出淡淡的憂傷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