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弟茝醉中示弟觀二首·為弟茝道 / 作者:陳著 |
斑發朱顏楚秀翁,陶陶樂意與天融。
凌虛長嘯天無際,耐靜高眠日過中。
茅屋生涯消幾許,梅花氣味最相通。
詩書風日何妨共,載得歸來自甬東。
|
|
次韻弟茝醉中示弟觀二首·為弟茝道解釋: 《次韻弟茝醉中示弟觀二首·為弟茝道》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斑發朱顏楚秀翁,
陶陶樂意與天融。
凌虛長嘯天無際,
耐靜高眠日過中。
這位斑發朱顏的楚國老人,
心情愉悅,與天地融為一體。
他高聲長嘯,聲音穿越虛空,直達天際,
寧靜地入眠,度過日光中的時光。
茅屋生涯消幾許,
梅花氣味最相通。
詩書風日何妨共,
載得歸來自甬東。
他的生活在茅屋中已經度過了多少年,
而梅花的芬芳氣味與他最為相似。
詩文、書籍、風景和陽光,何妨一同擁有,
在返回甬東時,帶著它們一同回來。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融合的感悟。楚國老人以愉悅的心情與天地融為一體,他的長嘯穿越虛空,彰顯了他內心的寧靜和自由。他在茅屋中平靜地度過日光中的時光,與梅花的氣味最相通,意味著他與自然達到了一種默契與共鳴。他認為詩文、書籍、風景和陽光并不妨礙彼此的存在,而是可以共同擁有和享受。最后,他帶著這些美好回憶返回甬東,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向往。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楚國老人與自然的融合,表達了作者對平靜、自由和歸屬感的追求。它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寧靜與悠然的生活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