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歸 / 作者:陳著 |
兒造弄晴曦,安排老我歸。
江收閒水退,山戴斷云飛。
晚色明官路,清寒攪客衣。
行行到嵩曲,猶可及斜暉。
|
|
晴歸解釋: 《晴歸》是宋代詩人陳著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晴朗的歸途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出深邃的詩意。
詩詞中的"晴曦"指的是明亮的早晨;"兒造弄晴曦"意味著兒童戲耍在明亮的陽光下,給人一種活潑歡快的感覺。"安排老我歸"表達了主人公對老年人的關懷和照顧,也暗示著詩人自己已進入晚年。
接下來的描寫中,"江收閒水退,山戴斷云飛"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江水退去、山峰飄云的描繪,展示了大自然的變幻和美麗。這樣的描寫不僅襯托出歸途的寧靜,也傳達出對自然的敬仰之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晚色明官路,清寒攪客衣"揭示了太陽漸漸西沉,天色漸暗,行人的衣衫也被寒意所侵襲。這種變化為詩詞增添了一絲蕭瑟之感。
最后兩句"行行到嵩曲,猶可及斜暉"表達了詩人的歸途即將到達嵩山的心情。"斜暉"指的是夕陽的斜光,隱喻著希望和美好。嵩山是中國五岳之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象征意義。這里的"嵩曲"是指嵩山周圍的地區。詩人通過描述歸途即將到達嵩山,并暗示著迎接他的將是一片壯麗的景色。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深邃的筆觸描繪了歸途中的自然景觀和情感變化。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幻和對老年人關懷的描繪,表達了對生活和大自然的熱愛,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歸途的期待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精妙的意象呈現,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賞析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