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齡叟 / 作者:陳著 |
幾年西崦寺,門蘚路交藤。
龍象開禪席,鐘魚張法鐙。
領徒耕趁雨,對客句裁冰。
我亦相忘者,慈云得屢登。
|
|
與齡叟解釋: 《與齡叟》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幾年西崦寺,
門蘚路交藤。
龍象開禪席,
鐘魚張法鐙。
領徒耕趁雨,
對客句裁冰。
我亦相忘者,
慈云得屢登。
譯文:
數年來到西崦寺,
門前青苔與藤交織。
龍和象開設禪席,
鐘和魚裝點法座。
帶領徒弟在雨中耕作,
為客人創作冰一般的詩句。
我也成為了相互忘懷的人,
慈云得以屢次登臨。
詩意:
《與齡叟》以描繪作者陳著與年邁的智者(齡叟)的交流為主題。詩中通過描寫西崦寺的景色,展示了歲月的流轉,門前的青苔和藤蔓交織,象征著歲月的積淀和自然的繁榮。龍象開設禪席,鐘魚裝點法座,呈現出莊嚴肅穆的禪宗氛圍。作者帶領徒弟在雨中辛勤勞作,創作出冰一般的詩句來招待客人。最后,作者自謙地表示自己也是會相互忘記的人,而智者齡叟卻能屢次獲得慈云的登臨,表達了對智慧和修行的向往。
賞析:
《與齡叟》通過描繪寺廟景色和與齡叟的交流,展現了作者對宗教修行和智慧的崇尚。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門蘚路交藤、龍象開禪席、鐘魚張法鐙,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莊嚴肅穆的禪宗氣息。作者以自己和徒弟在雨中耕作的場景,表達了對艱辛勞作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將創作詩句比喻為凝結了冰一般的美妙言辭,展示了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和用心。最后,作者謙遜地表達自己與齡叟相忘的狀態,突出了齡叟的智慧和修行成果,以及對智慧之門的向往。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對禪宗修行和文學創作的熱愛,給讀者留下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