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齡叟 / 作者:陳著 |
儒酸自是分當窮,老退非干勢不容。
并日莫留饞半菽,余生休說壽三松。
眼中落落同人少,腳底兢兢坎險重。
惟有靈山老吟友,暗中心事兩云龍。
|
|
次韻齡叟解釋: 《次韻齡叟》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儒酸自是分當窮,
老退非干勢不容。
并日莫留饞半菽,
余生休說壽三松。
眼中落落同人少,
腳底兢兢坎險重。
惟有靈山老吟友,
暗中心事兩云龍。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陳著的心境和思考。他認為作為一位儒學者,自己的境遇注定是貧困的,退休后再想干事情也很難得到支持和機會。他告誡自己不要過分沉迷于世俗的欲望,不要貪圖名利,而是要珍惜余生,不再追求長壽。他感到自己的朋友圈子越來越少,眼中的知音越來越少見,而且他深知人生的道路充滿了險阻和考驗。然而,他還是慶幸自己有一位在靈山的老吟友,他們心靈相通,暗中分享彼此的心事,就像兩條游龍一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作者陳著內心的思考和感慨。他以自嘲和自省的態度,表達了一個儒學者對自身命運和人生境遇的領悟。他認識到儒學者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有限,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孤寂和無望。然而,他并不抱怨或沮喪,而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態面對現實。他強調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提醒自己要拋開功名利祿的誘惑,專心珍惜和享受余下的歲月。
詩中的"半菽"和"壽三松"是作者的修辭手法,通過寓意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半菽"暗指名利和物質欲望,而"壽三松"象征長壽和追求不朽。作者通過這樣的表達方式,傳遞出他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以及對長壽和名聲的不追求。
最后兩句詩以靈山老吟友的形象作為對比,突出了作者對于真正的知音和精神交流的珍視。靈山老吟友象征著精神上的共鳴和理解,他們能夠在暗中相互支持和理解,互為知己。這樣的描寫,既展示了作者對于友誼和心靈共鳴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在孤寂中依然能夠找到一份心靈的寄托。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陳著對于人生境遇和內心狀態的深刻思考,表達了他對于名利的淡漠態度和對于知音的向往。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詩詞帶給讀者一種深邃的思考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