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筠溪八景詩·筆架文峰 / 作者:陳著 |
巧奪西湖五姥峰,架中時見掛長虹。
近聯(lián)霞彩箋呈錦,遙對巖牙筆露蹤。
翰墨云煙來璧水,丹青桃李出花叢。
恩承斗柄回春律,待詔東封陟泰嵷。
|
|
筠溪八景詩·筆架文峰解釋: 《筠溪八景詩·筆架文峰》是宋代陳著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描述了筠溪地區(qū)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氛圍。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筆架文峰
巧奪西湖五姥峰,
架中時見掛長虹。
近聯(lián)霞彩箋呈錦,
遙對巖牙筆露蹤。
翰墨云煙來璧水,
丹青桃李出花叢。
恩承斗柄回春律,
待詔東封陟泰嵷。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筠溪地區(qū)的一處景點,名為筆架文峰。作者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這個地方的美麗和獨特之處。詩中表達了對自然景觀和文化傳統(tǒng)的贊美,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天子的忠誠之情。
賞析:
《筠溪八景詩·筆架文峰》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示了筠溪地區(qū)獨特的山水之美。詩中提到了西湖的五姥峰,意味著筆架文峰巧奪了西湖五姥峰的美景,表達了筆架文峰的獨特和卓越之處。同時,詩中也描繪了架中有時能見到懸掛長虹的景象,給人以神奇和壯麗的感覺。
詩中還提到了筆架文峰近聯(lián)霞彩箋的景色,意味著筆架文峰靠近彩箋山,兩者相互輝映,形成了美麗的景觀。另外,詩中的巖牙筆露蹤則表達了作者在筆架文峰上書寫詩文的意境,將藝術(shù)與自然景觀相結(jié)合。
詩的后半部分則以文化傳統(tǒng)為主題,提到了翰墨云煙來到璧水,丹青桃李出花叢,表達了文人墨客在筆架文峰上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才華橫溢。詩的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天子的忠誠之情,表示愿意等待天子的召見,并期待能夠被封賞于東封的泰嵷山上。
總的來說,這首詩描繪了筠溪地區(qū)的一處美麗景點,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示了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氛圍。同時,詩中融入了作者對天子的忠誠之情,使整首詩更具深意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