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 / 作者:陳著 |
旗蓋運遷,衣冠事乖,豈非命來。
自黃粱枕覺,分明看破,翠蓬舟近,及早抽回。
誰料山深,也同鼎沸,步步危機忙里催。
愁無奈,過青山萬疊,碧水千隈。
此愁何計能推。
算何日天教眉鎖開。
記六橋花舫,晴邊訪柳,孤山草酌,雪后評梅。
回首西湖,傷心前事,覆水如何收上杯。
東風好,問如今吹入,誰處樓臺。
|
|
沁園春解釋: 譯文:
《沁園春》
旗蓋運遷,衣冠事乖,
豈非命來。
自黃粱枕覺,分明看破,
翠蓬舟近,及早抽回。
誰料山深,也同鼎沸,
步步危機忙里催。
愁無奈,過青山萬疊,
碧水千隈。
此愁何計能推。
算何日天教眉鎖開。
記六橋花舫,晴邊訪柳,
孤山草酌,雪后評梅。
回首西湖,傷心前事,
覆水如何收上杯。
東風好,問如今吹入,
誰處樓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沁園春》是宋代陳著創作的作品。詩人以自然景色和個人感受為題材,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篇描述了旗蓋運遷和衣冠事乖,暗示了命運的無常和人事的離合。接著,詩人提到自己從夢中醒來,看透了現實的虛幻,決定及早回到翠蓬舟(指自然的安寧和自由)。
然而,詩人發現山深處也有熱鬧和危機,并感到愁苦無奈。他通過青山和碧水的描繪,表達了內心的郁悶和不得志的心情。他感慨地說,這樣的愁苦又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呢?何時才能看到天空中的陽光,解開眉頭的愁思呢?
接下來,詩人借記述六橋花舫、晴邊訪柳、孤山草酌、雪后評梅等景物和活動,展示了他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當他回首過去的經歷時,感到傷心和失望,認為過去的事情就像水一樣無法收回。
最后,詩人以東風的好和詢問如今的吹入之處,暗示著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他想知道東風吹向了哪座樓臺,也暗示自己對未來的探索和追尋。
整首詩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為主題,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命運和人事無常的思考,以及對美好事物和未來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增強了詩意的深度和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