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燭影搖紅(壽內子) / 作者:陳著 |
瀟灑琴簾,月燈歸后新諧好。
青云香里共清風,消得金花誥。
爭奈天顛地倒。
好光陰、都驚散了。
更聽人說,七七年時,多多煩惱。
捱到如今,信知空掛閑懷抱。
天于貧處最饒人,顰也翻成笑。
牢閉柴門自好。
對梅花、杯盤草草。
滿前兒女,耐后夫妻,齏鹽偕老。
|
|
燭影搖紅(壽內子)解釋: 《燭影搖紅(壽內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陳著。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燭影搖紅(壽內子)
瀟灑琴簾,月燈歸后新諧好。
在清香的云中,與清風共享,
使金花的誥命消失,
可惜天顛地倒,
美好的光陰都嚇散了。
還聽說,七七年那時,
多么多么煩惱。
到如今,相信空掛著閑懷抱。
天在貧困之處最慷慨,
皺眉也變成了笑容。
牢閉柴門自得,
對著梅花,杯盤草草。
滿前的兒女,忍耐著后來的夫妻,
一起共度平淡的歲月。
詩意和賞析:
《燭影搖紅(壽內子)》是一首描繪生活瑣事和對人生的思考的詩詞。詩人通過描繪琴簾上搖曳的燭光和月亮的歸去,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他與清風共享清香的云中,將金花的誥命消除,暗示著他抵抗了命運的挑戰(zhàn)。詩人借助七七年的煩惱和如今的閑適,表達了對人生經歷的思考和對天道的感慨。
詩人認為天道最慷慨的地方就是在貧困之中,即使是皺眉也能轉化為笑容。他對牢閉柴門的自得和對梅花、杯盤的隨意態(tài)度,表達了對平淡生活的滿足和對家庭的珍視。他認為兒女在前,夫妻在后,共同度過平淡的歲月,就像齏鹽一樣,能夠忍耐和相伴到老。
整首詩詞以自嘲和坦然的態(tài)度,表達了對生活瑣事的深思和對平淡生活的滿足。詩人通過描述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悟,傳達了對人生的理解和對家庭的珍重,以及對命運的積極應對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
|